终于开学了,对爸妈来说,接下来最头疼的是什么?
当然是,每天早上,如何顺利的把哭得死去活来的熊孩子送进幼儿园了。
这场堪比生死离别的送别大戏,对于大多数爸妈来说,尤其是在9月开学季,基本上,每天都要轮番上演一遍。
01
开学报到那天,看到满园的小朋友和各种室外游乐设施,小丫头兴奋不已。
东瞧瞧,西看看,跟在一群小伙伴身后,又跑又跳的,玩得不亦乐乎,恨不得当天就来上学。
当时,我还偷乐来着,看这情形,等正式入园了,应该不会上演每天一哭二闹不肯入园的俗套剧情吧。
事实证明,我实在太天真了,该来的躲不过。
第一天去的有点晚,等我把彤彤送进去,教室里已经有不少小朋友了。
大家正四五个人一组,分别围坐在几张大圆桌前玩积木。
跟老师打过招呼,我拉着彤彤的手坐到其中一组圆桌跟前,很快,彤彤拿起桌上的积木,玩得入了迷。
机不可失,我当即起身,打算趁机离开。
结果,才站起来,小丫头就警觉起来,紧拉着我的手不放。
“妈妈,你看着我玩。“
”妈妈,你在这里陪着我。”
眼看我要走,彤彤说话间带着哭腔,马上要跟我一起出去。
“彤彤在这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积木,好不好?妈妈下午来接彤彤回家!“
……
没办法,我只好蹲下来,使劲浑身解数耐心的解释,安抚她。
可我安慰了半天,也陪了她半天,情况没有丝毫好转,反倒让她“哇”的一声,哭得更厉害了。
最后,还是老师上前,抱走了仍不停哭闹挣扎的她。
眼看自己被她的哭声感染,也跟着伤感起来,我不敢再多留,匆忙离开了教室。
在园外带呆了几分钟,直到听不到她的哭声了,这才离开。
后来,老师在家长群里发过来上午的视频,说彤彤很快就不哭了。
画面上,小丫头正兴高采烈的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。
至此,我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。
果然,等我下午再去接她回家时,人家完全忘记了自己早上哭闹的事。
”我找到妈妈了!”
一看到我,她就兴奋的扑到我怀里,一路上兴高采烈的和我说着在幼儿园的一切。
老师也说,除去我走的时候,她哭闹了一阵子,后来,很快就融入进去了。
不管是吃饭上厕所,还是玩耍睡午觉,一切都很好,完全没有任何的紧张和不适。
于是,晚上回到家,我趁热打铁,问她幼儿园好不好玩?明天还要不要去?
人家当即回答我,好玩,要去!
不过才一天时间,这就适应了?
当然不可能!
02
事实上,接下来几天,都重复着同样的模式。
每天早上哭着入园——下午笑着离开——第二天早上再次哭着不肯上学。
甚至,等到第三天,第四天,吃好早饭,一坐上车,知道我要送她去幼儿园,就已经开始哭闹挣扎,说什么都不肯去了。
尽管,每天下午放学回家,她依旧兴高采烈,嚷嚷着明天还要去幼儿园玩。
可等到第二天早上出门,一切就又变卦了,不是坐上车就哭,就是到了幼儿园门口,死活不肯进去。
每次,都是被我强行抱进幼儿园,接着,在老师怀里哭闹了好一阵子,才停下来。
一度我怀疑,送她入园是不是错了?
是不是她还太小,还不适应幼儿园生活?
可无论是老师当天发过来的幼儿园生活视频,还是每天放学回家,手舞足蹈的和我说着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的彤彤,
都告诉我一件事:她在幼儿园确实玩得很开心,也挺适应的。
那为什么,每天早上一听说要去幼儿园,每次一进幼儿园的大门,她就又哭又闹,吵着要回家呢?
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错?
还是,我的入园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?
03
虽然,这是彤彤第一次离家上幼儿园。
但事实上,三岁的她,早已出过无数次远门了。
早在她一岁半,我和她爸就背着她登上了黄山。
因为远嫁,三年来,她已经来回坐过数次火车,跟着我穿梭于浙江——湖北两地,回老家去看她外公外婆了。
即便是平时,她也很少呆在家。
不是坐在她爸的货车上,被我们带着到处送货,就是跟在她叔俩屁股后面,把家门口能去的,能玩的地儿都逛了个遍。
因此,彤彤根本不认生,更是从小习惯了四处游玩溜达,根本不存在突然离家外出,不适应新环境的问题。
那,带她外出游玩,和送她去幼儿园有什么本质的区别?
恍然间,我总算找到了她哭闹的根源。
以往,不管离家多远,不管去到哪里,不管她玩得多high,我都一直陪伴在侧。
哪怕,很多时候,玩得起劲的她,根本无视我的存在和唠叨。
换而言之,在她人生最初的前三年里,我一直都陪伴在侧,寸步不离,我自信,给足了她安全感。
但换个角度来看,恰恰是因为之前的三年,她习惯了我的陪伴,也习惯了我的存在,所以现在,突然要她离开妈妈一整天,她焦虑了,恐慌了,也完全不适应了。
离开了熟悉的家人,熟悉的生活环境,
离开了像空气一样,随叫随到,习以为常,陪在侧的妈妈,
第一次,自己独自融入一个新集体,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。
她本能的害怕了,害怕妈妈丢下她不管,害怕再也见不到妈妈了。
她不适应了,不适应陌生的环境,不适应与家里完全不同的,统一的生活作息模式,更不适应,周围突然多了起来的,陌生的老师和同学。
原本,在她的意识里,妈妈是一直都在的。
她相信,只要她喊一声妈妈,只要她需要,妈妈就会立马出现在她面前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,她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,一旦进入幼儿园,她就一整天都看不到妈妈了,不管怎么哭闹,怎么喊叫都无济于事。
固然,幼儿园的新环境,新朋友,新玩具……这所有的一切都对她有着强烈的吸引力,所以白天的时候,她确实玩得很开心。
可一到了早上,一坐上车子,一进入幼儿园,她就立马意识到,我要跟她分别了,接下来一整天,她都见不到妈妈了。
那一刻,害怕被抛弃的恐惧,突然看不到我的不安,面对陌生新环境的不适和紧张……
所有的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,她的本能反应,便是抱着我大哭不止,不肯撒手,不让我离开。
我明白,当下要她突然接受,并相信妈妈不会抛弃她,妈妈只是暂时离开,是一件很困难的事。
毕竟,在过去的三年里,她都不曾真正意义上和我长久的分开过,哪怕经常被她爸和叔叔们带出去玩。
我知道,她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和时间,只是不知道,这个过程需要多久。
04
更确切的说,抛开孩子本身的恐惧和不适应,在她的“入园焦虑”这件事上,我看到的,更多的,是来自自己内心的不安和不舍。
事实上,每天早上看着她在老师怀里哭闹挣扎,狠心逼自己离开的同时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
我一遍遍的问自己,她哭得撕心裂肺,是正常的吗?
她真的能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吗?
现在送她上幼儿园真的合适吗?
我知道入园焦虑是正常的,她每天早上的哭闹,也是很多孩子初入园时的必经过程;
我也看到了老师每天发过来的照片视频,知道她在幼儿园一切安好;
可我还是焦虑不已,还是不放心,还是满心的不忍。
因为我害怕她哭闹,看不得她的泪水?
还是,更深层的原因是,我一直心存幻想,希望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,既不会让她哭闹不安,又能让她顺利入园的好办法?
换而言之,我一直在试图寻找一种,既能让孩子不哭不闹,不受挫折,轻松愉快的同时,又能让她习得基本的规矩习惯,听得进我的教诲的育儿方式。
我不害怕她的哭闹,但我一直都希望,她可以不必经历分离痛苦,不必面对入园焦虑,就能快快乐乐的顺利入园。
所以,当我看到她每天早上哭得撕心裂肺,不肯上幼儿园时,尽管我知道,那是她入园路上必经的过程,可我还是犹豫,怀疑了。
可我忘了,或者说,我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是:
不管我怎么拼尽全力,怎么尽量避免,成长路上,总有些挫折和痛苦是她不得不独自去承受的,也总有些泪水,是她不得不流的。
就像,不管我怎么小心看护,怎么耐心引导,初学走路的她,还是会难免摔倒,还是要经历独立行走过程中的磕碰和疼痛。
就像现在,不管我怎么心疼焦虑,怎么努力的去引导和解释,终究避免不了,也避无可避的,让她亲身体验到初入园的分离恐惧和种种不适。
当然,未来路上,这样的痛苦体验,这样的亲身经历,还会有更多。
而我唯一能做的,只有在身后默默守护,默默心疼,默默鼓励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入园的过程,不仅是对孩子,也是对为人父母的一次磨砺和洗涤过程。
它让孩子第一次品尝到独立的快乐,同时,也第一次体验并经受了分离的痛苦。
同样,每天早上的送别哭闹,也是在告诉父母,每一次放手的过程,都是一次痛苦的煎熬和成长过程。
想要顺利渡过这段分离焦虑期,需要的,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始终如一的爱,更需要的,是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信任和舍得。
本文作者微信公众号:彤妈育儿经(ID:mama037),欢迎来撩